典型文献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上尿路损害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文献摘要:
目的:建立儿童神经源性膀胱(NB)发生上尿路损害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43例NB住院患儿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NB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前者设为训练集,后者设为验证集,对两者的一般参数进行比较。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NB患儿发生上尿路损害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纳入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纳入的227例NB患儿中,男121例、女106例,年龄(10.2±3.8)岁。训练集和验证集之间除年龄外其他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逼尿肌漏尿点压(DLPP)≥40 cmH
2O(
OR=4.76,95%
CI:2.01~11.26,1 cmH
2O=0.098 kPa)、伴有膀胱过度活动(OAB)(
OR=3.08,95%
CI:1.34~7.04)、膀胱顺应性(BC)<20 ml/cmH
2O(
OR=3.65,95%
CI:1.41~9.47)、既往泌尿系感染史(
OR=2.73,95%
CI:1.09~6.81)以及腹压或其他排尿方式(
OR=2.86,95%
CI:1.20~6.82)是NB患儿发生上尿路损害的危险因素(均
P<0.05);使用上述参数建立儿童NB发生上尿路损害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84(95%
CI:0.77~0.91)和0.86(95%
CI:0.79~0.94)。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儿童NB上尿路损害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准确度和临床适用性,可帮助临床医生早期发现高危患儿并及时进行干预。
文献关键词: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上尿路损害;预测模型;病例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琦;蔡淼;陈静;蒲青崧;杨兴欢;吴盛德;刘星;林涛;何大维;文建国;魏光辉
作者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 儿童泌尿生殖发育与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河南省小儿尿动力国际联合实验室,郑州 4500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琦;蔡淼;陈静;蒲青崧;杨兴欢;吴盛德;刘星;林涛;何大维;文建国;魏光辉-.儿童神经源性膀胱上尿路损害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J].中华医学杂志,2022(38):2988-2993
A类:
上尿路损害,DLPP
B类:
神经源性膀胱,NB,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住院患儿,郑州大学,训练集,验证集,Lasso,logistic,列线图预测模型,外部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特征曲线下面积,验证模型,参数差异,逼尿肌,漏尿,cmH
,2O,kPa,膀胱过度活动,OAB,膀胱顺应性,BC,ml,泌尿系感染,腹压,排尿,列线图模型,研究构建,临床医生,早期发现,高危患儿,病例对照研究
AB值:
0.21633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