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四钩定位针用于术前CT引导肺结节定位后导致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术前行CT引导肺结节四钩定位针定位后导致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术前行CT引导单个肺结节四钩定位针定位患者212例,其中男83例,女129例,年龄(54±12)岁。根据数字评分量表(NRS)疼痛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疼痛组(
n=163)和中-重度疼痛组(
n=49)。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肺结节位置、肺结节大小(最大截面长径)、肺结节深度(距胸膜最短距离)、定位针进肺深度(定位针尖端距胸膜最短距离)、并发症(气胸、肺出血)发生情况、肺结节定位后的NRS疼痛评分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引起肺结节定位后患者发生中-重度疼痛的影响因素。
结果:212例患者均成功定位,气胸发生率为22.6%(48/212),肺出血发生率为17.0%(36/2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史、ASA分级、肺结节位置、肺结节大小、肺结节深度、并发症(气胸、肺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是中-重度疼痛组患者的定位针进肺深度[
M(
Q1,
Q3)]为7(6,11)mm,小于轻度疼痛组的15(12,19)mm(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定位针进肺深度(每增加1 mm)是引起肺结节定位后中-重度疼痛的影响因素(
OR=0.645,95%
CI:0.562~0.739,
P<0.001)。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当定位针进肺深度临界值为9.5 mm时,其预测患者定位后发生中-重度疼痛的灵敏度为69.4%(34/49),特异度为90.2%(147/163),曲线下面积为0.878(95%
CI:0.820~0.935,
P<0.001)。
结论:术前CT引导肺结节四钩定位针进肺深度是定位后患者发生中-重度疼痛的影响因素;定位针进肺深度越小,中-重度疼痛发生风险越高。
文献关键词:
肺肿瘤;定位针;疼痛;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史长喜;张莹莹;周蓉;孙玉娥;薄靳华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南京 2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史长喜;张莹莹;周蓉;孙玉娥;薄靳华-.四钩定位针用于术前CT引导肺结节定位后导致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2(37):2939-2943
A类:
四钩定位针
B类:
肺结节定位,南京大学,学医,鼓楼,中男,评分量表,NRS,疼痛评分,评分标准,轻度疼痛,重度疼痛,体质指数,吸烟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节位,大截面,长径,胸膜,短距离,针尖,尖端,气胸,肺出血,logistic,Q1,Q3,受试者工作特征,发生风险,肺肿瘤,横断面研究
AB值:
0.1741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