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动态因果模型的男性长期吸烟者默认网络有效连接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男性长期吸烟者默认网络有效连接的异常改变,及其与吸烟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招募的131名受试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其中长期吸烟者76名[长期吸烟组,男性,年龄20~55(32.1±6.3)岁],对照者55名[对照组,男性,年龄22~55(32.3±7.4)岁]。长期吸烟者定义为每天吸烟不少于10支,烟龄2年以上且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关于物质依赖诊断标准的人群。选取默认网络中4个主要节点为感兴趣区,分别为左侧顶下小叶(LIPL),右侧顶下小叶(RIPL),后扣带回皮质(PCC),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基于动态因果模型分析吸烟组及对照组默认网络有效连接(EC)的改变。并分析有差异的EC与尼古丁依赖量表评分(FTND)、吸烟指数及烟龄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吸烟组LIPL至PCC、PCC至mPFC的EC减弱(EC分别为-0.091、-0.174,均贝叶斯后验概率>0.95),RIPL至PCC的EC增强(EC为0.136,贝叶斯后验概率>0.95)。此外,从LIPL到PCC的EC与吸烟指数呈负相关(
r=-0.282,
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EC与FTND评分及烟龄在组间比较时未发现存在相关性(
r=-0.103、-0.089,均
P>0.05)。
结论:长期吸烟者在IPL-PCC-mPFC神经回路中表现出异常的信息传递,并与吸烟指数相关。
文献关键词:
放射学;成瘾;长期吸烟;默认网络;动态因果模型;有效连接;功能磁共振;病例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孟哲;高昕宇;杨镇圭;汪卫建;许珂;程敬亮;张勇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郑州 4500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孟哲;高昕宇;杨镇圭;汪卫建;许珂;程敬亮;张勇-.基于动态因果模型的男性长期吸烟者默认网络有效连接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2(35):2769-2773
A类:
动态因果模型,LIPL,RIPL
B类:
长期吸烟,吸烟者,默认网络,有效连接,招募,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精神障碍,障碍诊断,手册,DSM,物质依赖,诊断标准,感兴趣区,顶下,小叶,后扣带回,PCC,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EC,尼古丁依赖,FTND,吸烟指数,贝叶斯后验概率,回路,信息传递,放射学,成瘾,病例对照研究
AB值:
0.1986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