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心率在评价高原体力劳动强度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心率可反映体力劳动强度,但应用于评价高原体力劳动强度的研究不多.本文探讨将心率指标用于高原体力劳动强度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在不同海拔高度,使用功率车模拟阶梯式递增劳动负荷,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收集某电力公司共计73名男性工人在不同负荷的心率指标,包括心率绝对值、心率增加值、心率储备百分比(%HRR).比较不同海拔递增负荷的心率指标变化,及达第一通气无氧阈(VT1)、第二通气无氧阈(VT2)时的心率.结果 心率绝对值、心率增加值、%HRR都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和666.053,P值均<0.001),海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93,P=0.061;F=0.248,P=0.862;F=0.478,P=0.699).在达到 VT1和VT2时,各项心率指标都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在VT2时下降更加明显;从平原到高原,各心率指标随海拔增高而下降幅度缩小.%HRR随海拔增加而下降.达到VT1时,平原的%HRR约40%,至4000~5 000 m时约33%;达到VT2时,平原的%HRR约75%,在4 000~5 000 m时约60%.结论 心率用于评价高原体力劳动强度时,需考虑海拔、个体差异及年龄的影响,用%HRR并结合VT1、VT2进行体力劳动分级效果最好.
文献关键词:
高原;劳动强度;通气无氧阈;心率
作者姓名:
杜奕熠;齐海汇;田宇;张尧;罗丽霞;周鼎伦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610041;四川电力医院;重庆精神卫生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杜奕熠;齐海汇;田宇;张尧;罗丽霞;周鼎伦-.心率在评价高原体力劳动强度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22(13):2330-2334
A类:
VT2
B类:
价高,体力劳动强度,映体,心率指标,不同海拔,海拔高度,功率车,车模,阶梯式,劳动负荷,运动心肺功能测试,测试仪,电力公司,不同负荷,增加值,心率储备,HRR,递增负荷,指标变化,第一通,通气无氧阈,VT1,第二通,运动负荷,时下,个体差异
AB值:
0.2193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