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弱键诱导的小檗碱-黄酮苷类超分子"结构-构象-形态-活性"传导关系探讨中药配伍理论科学内涵
文献摘要:
目的 以2种不同的超分子,即黄芩苷-小檗碱(BA-BBRNG)和汉黄芩苷-小檗碱(WOG-BBRNF)为研究对象,利用弱键化学从"结构-构象-形态-活性"相关性探讨中药配伍"驱邪不伤正"的科学内涵.方法 基于2个超分子葡萄糖醛酸基团构象(A式和N式)的不同,结合2D-NMR分析和最低能量构象研究,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对超分子进行表征,从宏观和微观现象的不同探讨这种结构和构象的差异对超分子形态的影响;同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平板划线法、细菌形态观察及生物膜清除实验评价超分子活性的差异.结果 BA-BBRNG形态随浓度变化,当浓度大于成胶浓度(>10 mmol/L),其形态在电镜中观察到球形超分子逐步形成"珍珠链"状超分子,而WOG-BBR NF在各浓度下均为非交联的刚性纳米纤维;BA、WOG的最优构型分别为N式和A式,但当它们各自和BBR通过弱键作用力自组装后,最优构型则转变成了A式和N式;另外,体外抑菌研究表明2个超分子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抑制作用与小檗碱相比明显不同,且超分子抑菌活性呈现"选择性".结论 中药超分子物质基础与单体成分相比具有独特性,单体成分结构和构象的不同,会导致分子间相互作用在弱键诱导下形成不同的超分子形态,进而影响生物活性.
文献关键词:
黄芩苷;汉黄芩苷;小檗碱;构象;活性;超分子;弱键化学
作者姓名:
刘小靖;李桐;袁枝花;皮雯敏;郭文博;王志家;雷海民;王鹏龙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小靖;李桐;袁枝花;皮雯敏;郭文博;王志家;雷海民;王鹏龙-.基于弱键诱导的小檗碱-黄酮苷类超分子"结构-构象-形态-活性"传导关系探讨中药配伍理论科学内涵)[J].中草药,2022(22):7001-7009
A类:
BBRNG,WOG,BBRNF,弱键化学
B类:
小檗碱,黄酮苷类,超分子,构象,关系探讨,中药配伍,配伍理论,科学内涵,BA,汉黄芩苷,驱邪,不伤,葡萄糖醛酸,基团,2D,NMR,低能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e,LSC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emission,electron,FESEM,宏观和微观,微量肉汤稀释法,划线,细菌形态,形态观察,生物膜,实验评价,浓度变化,成胶,珍珠链,交联,纳米纤维,作用力,自组装,转变成,体外抑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抑菌活性,体成分,分子间相互作用
AB值:
0.2979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