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仿生技术对薏苡仁麸炒过程中色泽气味变化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对薏苡仁款炒过程中的色泽与气味进行客观量化并对色泽与气味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CM-5型分光测色计(电子眼)及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并通过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风味热图等方法对获取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薏苡仁外观色泽整体上呈现变暗(L*值不断降低)、变红(a*值不断增加)、变黄(6*值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基于粉末色度值L*、a*、b*所构建的判别函数实现了生薏苡仁及不同炮制程度麸炒薏苡仁饮片的区分.薏苡仁固有及在麸炒过程中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气味物质,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挥发性气味物质的丰富度不断提高.热图分析结果表明1-丁烯、2-丁烯、丙烯醛、乙硫醇、2-丁醇、乙偶姻、1,4-二氧六环、丙二醇、1-甲基-1H-吡咯、甲基环己烯、丁酸乙酯、丁基二甲硫醚、糠醇、辛内酯14种成分在薏苡仁麸炒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PCA与DFA均可实现生薏苡仁及不同炮制程度款炒薏苡仁饮片的区分.结论 通过电子眼、电子鼻仿生技术对薏苡仁麸炒过程中色泽与气味变化进行研究,为基于性状进行中药炮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文献关键词:
麸炒薏苡仁;电子眼;超快速气相电子鼻;色泽;气味;炮制;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丁烯;丙烯醛;乙硫醇;乙偶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鹏;肖晓燕;梅茜;李林;毛春芹;刘明贵;陆兔林;徐葱茏
作者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江西景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乐平 3333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鹏;肖晓燕;梅茜;李林;毛春芹;刘明贵;陆兔林;徐葱茏-.基于仿生技术对薏苡仁麸炒过程中色泽气味变化研究)[J].中草药,2022(14):4285-4297
A类:
B类:
仿生技术,炒过,色泽,变化研究,行客,CM,分光测色,电子眼,Heracles,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电子鼻技术,判别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DFA,风味,获取数据,处理分析,炮制程度,观色,变暗,变红,变黄,色度值,判别函数,麸炒薏苡仁,饮片,挥发性气味,气味物质,丰富度,热图分析,丁烯,丙烯醛,乙硫醇,丁醇,乙偶姻,二氧六环,丙二醇,1H,吡咯,环己烯,丁酸乙酯,丁基,甲硫醚,糠醇,内酯,中药炮制
AB值:
0.3103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