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3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3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皮肤镜特征、病理结果、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23例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65.36±10.69)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29±1.10)kg/m2;发病时间2个月~2年,中位发病时间6个月;病变部位在肢端15例(65.22%),四肢5例(21.74%),腹部2例(8.70%),腋下1例(4.35%);黑色素瘤直径0.3~3.5cm,最大直径≤2cm 15例,>2cm 8例;TNM分期Ⅰ期3例(13.04%),Ⅱ期10例(43.48%),Ⅲ期9例(39.13%),Ⅳ期1例(4.34%).23例患者共70处皮损,其中溃疡14处(20.00%),不规则色素球13处(18.57%),蓝白幕12处(17.14%),不典型血管11处(15.71%),不规则色素条纹9处(12.86%),多种色调9处(12.86%),粉红色无结构2处(2.86%).病理结果显示,镜下可见大量的癌细胞,癌细胞体积大,呈圆形、椭圆、异型、梭形,边界清楚,核仁明显,胞质丰富,腺泡状或片状结构,核大深染,细胞可见色素,其中结节性黑色素瘤17例(73.91%),肢端雀斑样黑色素瘤6例(26.09%).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无死亡或复发病例.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起病隐匿,病理特征复杂,皮肤镜在恶性黑色素瘤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文献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皮肤镜;手术
作者姓名:
李玲芝;石磊;朱小霞;杨枫;许素玲
作者机构: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浙江宁波 315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玲芝;石磊;朱小霞;杨枫;许素玲-.23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2(31):39-43
A类:
B类:
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特点,预后分析,临床诊疗,宁波大学,学医,医院住院,住院治疗,皮肤镜,病理结果,中男,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发病时间,病变部位,四肢,腋下,5cm,大直径,2cm,TNM,皮损,不典型,条纹,色调,粉红色,无结,癌细胞,细胞体,呈圆形,异型,核仁,泡状,片状结构,结节性,雀斑,术后随访,起病,隐匿,病理特征,高价值
AB值:
0.3125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