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咳嗽时滴速观察法在1例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早期识别中的应用及处理
文献摘要:
总结1例肺癌患者在PICC导管留置期间,共发生3次导管尖端异位,其中两次异位颈内静脉,一次未知.置管后,经评估患者为异位高危者,给药前用生理盐水检查回血等基础上,加用一种评估导管异位的方法,即使发生数次异位均能在第一时间识别并有效处置,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护理重点:咳嗽时滴速观察法,利用咳嗽动作对滴速设为影响,早期识别导管尖端位置是否异位于上腔静脉内,及时发现并处理;根据治疗需要,结合患者个人意愿,选择导丝复位法、物理复位法成功复位两次.保障导管功能良好,未发生其他相关并发症,完成治疗后拔除导管.
文献关键词:
咳嗽;滴速观察法;继发性异位;早期识别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顾玉炎;吴怡;高利琴;杨希;傅晓炜
作者机构:
310022 杭州,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放疗科;310022 杭州,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静脉治疗护理中心;310022 杭州,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顾玉炎;吴怡;高利琴;杨希;傅晓炜-.咳嗽时滴速观察法在1例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早期识别中的应用及处理)[J].中国乡村医药,2022(14):54-55
A类:
滴速观察法
B类:
咳嗽,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早期识别,肺癌患者,导管留置,导管尖端,尖端异位,颈内静脉,置管,高危者,生理盐水,查回,导管异位,数次,有效处置,相关并发症,尖端位置,上腔静脉,静脉内,并处,导丝,复位,导管功能,拔除
AB值:
0.3156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