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结膜痣166例临床病理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结膜痣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9年3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诊治的166例结膜痣,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66例结膜痣患者年龄3~82岁,平均30岁,中位年龄36岁.男性74例,女性92例,男女比为0.8:1,发病部位以左眼多见,双眼同时发生2例.首次发现年龄以≤20岁者最多见.临床大多无症状.125例(125/166,75.4%)为普通结膜痣,痣细胞呈巢团状排列,具有极向,可见成熟现象;1例(1/166,0.6%)为非典型结膜痣,斑块位于泪阜,痣细胞体积小,弥漫性分布,缺乏成熟现象,具有活跃的结膜交界活动;40例(40/166,24.1%)为青少年结膜痣,痣细胞具有"非典型性",缺乏成熟现象,具有活跃的结膜交界活动,上皮与结膜固有层的交界处被相互融合的痣细胞团取代,疑似侵犯上皮.166例患者术后随访12~72个月,平均40.5个月,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 结膜痣是发生于特殊部位的良性痣细胞增生性病变.青少年结膜痣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病理医师应防止误诊或过度诊断,成年结膜痣显示恶性变特征时应予以重视.
文献关键词:
结膜痣;青少年结膜痣;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姓名:
赵荧;蔡凤梅;刘萃红;刘辉;杨菁茹;王卉芳
作者机构: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病理诊断中心,西安 710004;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眼整形与眼眶病中心,西安 710004
引用格式:
[1]赵荧;蔡凤梅;刘萃红;刘辉;杨菁茹;王卉芳-.结膜痣166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2(01):46-50
A类:
结膜痣,青少年结膜痣
B类:
临床病理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西安市,患者年龄,发病部位,左眼,双眼,现年,无症状,团状,斑块,细胞体,体积小,弥漫性,非典型性,固有层,交界处,相互融合,犯上,术后随访,特殊部位,细胞增生,性病变,误诊,过度诊断,应予以,临床病理特征
AB值:
0.1974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