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经伤椎及跨伤椎手术方案治疗脊柱骨折后恢复进程的效果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经伤椎及跨伤椎手术方案治疗脊柱骨折后恢复进程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伤椎固定组(45例,采用经伤椎固定术治疗)和跨伤椎固定组(45例,采用跨伤椎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伤椎后凸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 经伤椎固定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跨伤椎固定组,手术时间长于跨伤椎固定组,卧床时间短于跨伤椎固定组(P<0.05),术后2周及6个月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均高于术前,且经伤椎固定组高于跨伤椎固定组(P<0.05);术后2周及6个月两组患者伤椎后凸Cobb角均低于术前,且经伤椎固定组低于跨伤椎固定组(P<0.05),术后2周及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经伤椎固定组低于跨伤椎固定组(P<0.05).结论 相较于跨伤椎置钉固定治疗,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虽然术中出血量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但卧床时间较短,能有效改善脊柱矢状位力学性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文献关键词:
经伤椎固定;跨伤椎固定;脊柱骨折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振;尹景星;张勋梦;萧锦瑜
作者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广东广州 511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振;尹景星;张勋梦;萧锦瑜-.经伤椎及跨伤椎手术方案治疗脊柱骨折后恢复进程的效果分析)[J].大医生,2022(15):45-47
A类:
B类:
手术方案,恢复进程,广州医科大学,脊柱骨折患者,经伤椎固定,固定术,跨伤椎固定,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跨伤椎置钉,固定治疗,经伤椎置钉,矢状位
AB值:
0.1508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