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翘嘴鳜pck1及t1r1基因DNA甲基化在其转食人工饲料中的作用
文献摘要:
为探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及鲜味受体(taste receptor type 1 member 1,T1R1)基因DNA甲基化在其转食人工饲料中的作用,实验检测了易驯食(可转食人工饲料)及不易驯食翘嘴鳜(只接受活鱼)的脑、肝脏和尾鳍中pck1和t1r1基因的表达及启动子区域CpG岛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pck1基因主要在肝脏中表达(P<0.05),且组织表达水平与DNA甲基化水平密切相关但并不完全一致;在易驯食组肝脏中的pck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不易驯食组(P<0.05),且在-2169 nt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不易驯食组(P<0.05).t1r1基因主要在脑中表达(P<0.05),而甲基化水平在不同组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易驯食组脑t1r1表达量显著低于不易驯食组(P<0.05)且甲基化水平在两个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pck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可能通过调控pck1基因的表达,促进翘嘴鳜转食人工饲料;而t1r1基因的甲基化可能不是调控其表达以促进翘嘴鳜转食的主要方式.
文献关键词:
翘嘴鳜;食性转变;DNA甲基化;pck1;t1r1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通;梁旭方;庄武元;蔡文静;张焱鹏
作者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鳜鱼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0;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通;梁旭方;庄武元;蔡文静;张焱鹏-.翘嘴鳜pck1及t1r1基因DNA甲基化在其转食人工饲料中的作用)[J].中国水产科学,2022(07):1064-1072
A类:
pck1,t1r1,食性转变
B类:
翘嘴鳜,食人,人工饲料,Siniperca,chuatsi,烯醇,丙酮酸,羧基,phosphoenolpyruvate,carboxykinase,PEPCK,鲜味,taste,receptor,type,member,T1R1,实验检测,活鱼,尾鳍,启动子区域,CpG,甲基化水平,组织表达,完全一致,nt,不同组织,基因启动子区,主要方式
AB值:
0.2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