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震后坡面松散堆积体失稳水力学机理研究
文献摘要:
为研究震后强降雨条件下沟道泥石流产生的力学机制及水力学机理,以都江堰市龙池镇银洞子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构建坡面松散堆积体地下水位变化水力模型,按照水力学渗流理论,分析了震后泥石流形成区坡面松散堆积体内潜水位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定量研究了动静水压力对坡体的作用特点.根据理论分析、实例验证与物理模拟试验的研究结果,获得了对坡面松散物源启动力学机理、启动临界条件及启动模式的深刻认识:①在强降雨激发作用下,随着坡体内潜水位不断升高,水力条件不断恶化,最终导致坡面松散堆积体发生失稳破坏;②堆积体内潜水位高度是坡面面积(S)、稳态降雨强度(I),坡体几何参数、导水系数(TD)等参数的综合函数,S、I越大,则潜水层厚度(H)越大,反之,当坡面集雨面积和稳态激发降雨强度一定时,导水系数、坡体宽度和潜水面倾角越大,则坡体内产生潜水层垂直厚度越低;③随着坡体内静水压力(P)增加,堆积体基底抗滑力将会降低;随着坡体内动水压力(Gd)增加,坡体下滑力将会增加;④根据剩余下滑力的存在形式,震后坡面松散堆积体的启动模式可分为2种,即坡体整体启动的推移式失稳和分段解体启动的牵引式失稳.研究成果可为沟道泥石流的超前预警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
文献关键词:
泥石流形成区;降雨强度;坡面松散堆积体;潜水层厚度;失稳启动;力学机理
作者姓名:
杨涛;李明俐;孙东;常鸣;杨宗佶
作者机构:
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81;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0081;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涛;李明俐;孙东;常鸣;杨宗佶-.震后坡面松散堆积体失稳水力学机理研究)[J].中国地质调查,2022(05):40-50
A类:
坡面松散堆积体,潜水层厚度
B类:
水力学,强降雨,降雨条件,沟道,力学机制,都江堰市,龙池,洞子,地下水位,水位变化,水力模型,渗流理论,震后泥石流,泥石流形成区,潜水位,定量研究,静水压力,坡体,作用特点,据理,物理模拟试验,物源,动力学机理,临界条件,深刻认识,水力条件,失稳破坏,降雨强度,几何参数,TD,反之,集雨,体宽,潜水面,抗滑力,动水压力,Gd,剩余下滑力,存在形式,推移式,解体,牵引式,超前预警,失稳启动
AB值:
0.2311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