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西兰白兔严重冻伤模型实验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实验观察新西兰白兔严重冻伤模型的大体、影像学、血液学、病理学变化.方法 采用乙醇浸泡法建立新西兰白兔严重冻伤模型12只,并进行常规复温治疗.分别于冻伤前、冻伤后复温前、复温后即刻、6h、12h、24h、2d、3d、4d、5d、6d对10只兔严重冻伤模型进行受累肢端肿胀程度、皮肤颜色观察及血管造影;于冻伤前、复温后即刻、6h、12h、24h、2d、3d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及纤溶活性指标检测,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TBA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于冻伤前、冻伤后复温前、复温后即刻和复温后6h、12h、24h、2d、3d、4d、5d对其余2只模型受累肢端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趾端截肢率和得分法计算模型的自然预后截肢率.结果 模型复温后即刻至复温后12 h,受累肢端皮肤颜色由紫蓝色转为粉红色,肿胀程度逐渐加重,肢端血管造影显示血流逐渐恢复,复温后12 h至截肢皮肤颜色由粉红色转变为紫蓝色,最后变为黑色,肿胀程度减轻至最后干瘪,肢端血管逐渐闭塞,血流逐渐消失,皮肤颜色紫蓝及暗黑区域大致对应血管闭塞区.白细胞水平在复温后即刻~3 d持续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于复温后即刻始升高,12 h达高峰,24 h恢复基线水平,2 d、3 d下降;血小板水平于复温后即刻~2 d持续下降,24 h达低谷,3 d恢复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值较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keto-PGF1α水平于复温后即刻~12 h持续升高,12 h达高峰,24 h~3 d开始下降;TXB2水平于复温后即刻~3 d持续升高;MDA水平于复温后即刻~3 d持续升高;SOD水平于复温后即刻~24 h持续升高,24 h达高峰,2 d、3 d开始下降.模型左前肢血管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复温后即刻~24 h大量血管扩张淤血或充血,未见明显血栓,2~5 d可见混合血栓.受累趾端最终截肢率为82.5%,得分法结果为(20.6±3.8)分.结论 新西兰白兔严重冻伤模型受累肢端复温后即刻至复温后12 h血流逐渐恢复,24 h血栓形成,血管逐步闭塞.冻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机体出现严重炎症反应,PGI2-血栓素A2及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
文献关键词:
冻伤;实验动物模型;血管造影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付金鑫;段峰;张金龙;袁冰;张恒;阎洁羽;管阳;王燕;袁凯;王茂强
作者机构:
100853 北京 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付金鑫;段峰;张金龙;袁冰;张恒;阎洁羽;管阳;王燕;袁凯;王茂强-.新西兰白兔严重冻伤模型实验观察)[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2(10):982-987
A类:
B类:
新西兰白兔,冻伤,模型实验,实验观察,血液学,浸泡法,规复,复温,即刻,6h,12h,24h,2d,3d,4d,5d,6d,受累,肿胀程度,皮肤颜色,血管造影,行血,血常规,血生化,纤溶活性,活性指标,指标检测,放射免疫分析法,血栓素,TXB2,前列腺素,keto,PGF1,TBA,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酶法,常规组织,组织病理学检查,截肢率,紫蓝色,粉红色,干瘪,暗黑,血管闭塞,白细胞水平,红细胞比容,基线水平,血小板水平,低谷,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基线值,左前,前肢,血管病,病理检查,血管扩张,淤血,充血,血栓形成,高凝状态,PGI2,A2,抗氧化系统,实验动物模型
AB值:
0.273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