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CP)形成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冠心病、脑梗死是否影响CP形成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治疗期间对颈部血管进行影像学检查的118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检查结果的不同将118例患者分为CP组(n=65)和无CP组(n=53).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检测Fib等血常规指标,以及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水平、血尿素氮(BUN)水平.分析冠状动脉疾病患者CP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CP形成与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P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无CP组患者,SBP、PP、三酰甘油水平、FBG、Fib水平、MCV、D-D水平、FDP水平、BUN水平均高于无CP组患者,DBP、Hct均低于无CP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PP增大,以及FBG水平、Fib水平、MCV、D-D水平、FDP水平、SBP、BUN水平升高,DBP、Hct降低均是造成冠状动脉疾病患者CP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DBP、Hct越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CP形成的风险越大(P<0.05).CP组患者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无CP组患者,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无冠心病的患者比例均低于无CP组患者(P<0.05).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CP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冠心病和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组患者的脑梗死检出率高于无CP组患者(P<0.05).结论 Hct、DBP降低,Fib、D-D水平升高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CP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冠心病、脑梗死患者CP形成的发生率较高.
文献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冠心病;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隗功泽;杨云娜;李晓阳;宋建梅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4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介入科,北京 10004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隗功泽;杨云娜;李晓阳;宋建梅-.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2(02):137-141,153
A类:
B类:
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二聚体,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斑块形成,Hct,Fib,CP,冠心病,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治疗期间,颈部血管,影像学检查,一般临床特征,体重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血常规指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油水,血尿素氮,BUN,冠状动脉病变,平均年龄,多因素分析,Gensini,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脑梗死患者
AB值:
0.1731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