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的粒径效应
文献摘要:
1978年,Tauster等发现TiO2负载的VIII族金属高温还原后对H2和CO等小分子的化学吸附能力显著降低.他们将这一特殊现象称为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MSI)1.随后几十年间,多种Pt族金属(Pt、Pd、Rh、Ni、Ir)与可还原性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在实验方面和表面科学领域被逐渐发现.一般来讲,经典SMSI发生包含四个特征,即在高温还原后,1)金属对小分子吸附能力显著减弱或消失;2)金属颗粒被载体包覆(物质传输);3)载体向金属转移电子(电子转移);4)氧化处理后,上述三个现象均可复原(可逆性).SMSI对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均有重要影响,因此受到多相催化领域研究人员的长期关注.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马丁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丁-.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的粒径效应)[J].物理化学学报,2022(03):3-4
A类:
Tauster
B类:
强相互作用,粒径效应,TiO2,VIII,高温还原,H2,小分子,化学吸附,吸附能力,strong,metal,support,interaction,SMSI,十年间,Pt,Pd,Rh,Ir,可还原性载体,表面科学,科学领域,一般来讲,分子吸附,金属颗粒,包覆,物质传输,电子转移,氧化处理,复原,可逆性,多相催化
AB值:
0.4990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