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非遗展示的传播方式与空间形式研究——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秦淮灯彩非遗展馆为例
文献摘要:
非遗作为人类拥有的最重要文化与艺术积淀之一,多维度地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源自民间且经过千年积淀,逐渐发展成为集合了文化艺术、传统风俗的文化艺术产品.非遗展馆的空间结构形式与传播方式探讨,是目前非遗展馆的空间与传播两大功能性主题上开展的推演,对展现非遗文化的认知与研究千年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区域、各民族历史中文化与艺术发展的精神载体,对研究本土社会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甚至自然资源演变都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诸多非遗项目和产品传承守护,能让人民了解到本地区每一个精彩的文化与艺术瞬间,同样能提升文化自信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笔者通过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秦淮灯彩非遗展示陈列馆一期、二期与三期设计策划者和施工建设者的第一视角,探索其在非遗展馆空间与传播中的应用.
文献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设计;传达方式;秦淮灯彩展馆
作者姓名:
张弢;马娜娜
作者机构: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弢;马娜娜-.非遗展示的传播方式与空间形式研究——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秦淮灯彩非遗展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2(15):171-174
A类:
秦淮灯彩展馆
B类:
非遗展示,传播方式,空间形式,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承基地,遗作,民族性,地域性,文化艺术,传统风俗,结构形式,推演,非遗文化,各民族,民族历史,艺术发展,社会意识,非遗项目,守护,瞬间,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陈列,陈列馆,二期,三期,设计策划,策划者,施工建设,第一视角,空间设计,传达方式
AB值:
0.2990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