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南沙海域盆地群早中新世"挤压隆升幕"及其构造意义
文献摘要:
本文依据南沙海域实际地震测线资料,相关证据显示早中新世(T60?T40之间)南沙腹地多盆地发生挤压反转构造,南沙西南部多见挤压褶皱.南沙海域及周边地区在早中新世开始发生全区的挤压隆升和剥蚀,经过局部剥蚀量和构造抬升量定量估算,认为隆升核心区域的九章盆地由于挤压隆升导致的地层剥蚀量大于3500 m."早中新世挤压隆升幕"形成一个以郑和隆起为核心的"碟形"剥蚀区,活动时间与西南次海盆的扩张时间一致,西南次海盆的扩张可能是造成隆升幕的重要原因.由于隆升剥蚀前存在深埋,南沙腹地(九章盆地为代表)和南沙北缘(中业、永登盆地为代表)的"浅、薄、小"盆地群的价值不容忽视.
文献关键词:
南沙盆地;剥蚀;隆升幕;挤压;构造恢复;反转构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关成尧;漆家福;张厚和;廖宗宝;陈玮常
作者机构:
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河北廊坊 605201;防灾科技学院 河北廊坊 06520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 北京 100028;集宁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关成尧;漆家福;张厚和;廖宗宝;陈玮常-.南沙海域盆地群早中新世"挤压隆升幕"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科学,2022(01):139-155
A类:
隆升幕,南沙盆地
B类:
沙海,海域,早中新世,构造意义,地震测线,T60,T40,腹地,压反,反转构造,西南部,褶皱,周边地区,始发,剥蚀量,抬升,定量估算,核心区域,九章,郑和,隆起,碟形,活动时间,西南次海盆,时间一致,隆升剥蚀,深埋,北缘,永登,构造恢复
AB值:
0.3174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