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中晚期构造体制转化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文献摘要:
逆冲推覆构造对含油气盆地有效圈闭形成、源储体系配置影响明显,且其形成时限及演化过程对油气勘探意义重要.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中晚期曾发生过强烈的逆冲推覆作用,但其构造体制转化过程一直缺乏年代学的约束.热年代学是揭示构造带隆升剥露和相邻盆地演化过程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祁连山东缘钻井基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热史模拟综合分析,探讨了该期构造体制转化的时空过程.结果 表明祁连山东缘在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74~130 Ma)发生了快速冷却事件,该期抬升冷却事件广泛存在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且盆地西南缘同期物源体系变化、构造变形、隆升剥蚀和砾岩堆积等响应明显,共同表明在中侏罗世延安期之后(170 Ma)该区可能就已转变为挤压环境,并于晚侏罗世挤压变形和隆升剥蚀达到高峰,一直持续至早白垩早期,具西强东弱、边缘强内部弱特点的挤压变形特点,推测与特提斯构造域北东向汇聚联系密切;然于早白垩世三桥期开始,鄂尔多斯西南缘转化为伸展背景,并沉积了巨厚的下白垩统六盘山群,认为是东亚多板块联合作用的结果.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中晚期沉积-构造体制转化时限、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的厘定,对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面貌的形成演化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中生代中晚期;构造体制;时空演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彭恒;刘显阳;刘池洋;惠潇;全晓园;张天兵;赵红格;王建强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710069;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监督中心,河南郑州,45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彭恒;刘显阳;刘池洋;惠潇;全晓园;张天兵;赵红格;王建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中晚期构造体制转化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J].地质学报,2022(02):387-402
A类:
中生代中晚期
B类: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体制,转化过程,动力学背景,逆冲推覆构造,含油气盆地,圈闭,配置影响,时限,油气勘探,热年代学,隆升剥露,盆地演化,祁连山,东缘,钻井,基岩,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时空过程,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Ma,快速冷却,冷却事件,抬升,物源体系,构造变形,隆升剥蚀,砾岩,岩堆,中侏罗世,延安,挤压变形,变形特点,特提斯构造域,北东,东向,三桥,鄂尔多斯西南缘,伸展背景,巨厚,下白垩统,六盘山群,东亚,联合作用,厘定,形成演化,时空演化
AB值:
0.2503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