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PICCO技术联合重症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联合重症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入院的9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研究组选用PICCO技术联合重症超声开展液体复苏,对照组选用PICCO技术联合中心静脉压(CVP)开展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液体总入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氧合指数、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水肿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治疗6 h后,两组患者液体总入量、ScVO2、氧合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乳酸水平为(2.47±0.7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2.79±0.5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研究组患者的液体总入量和乳酸水平为(2518.67±189.34)mL、(0.69±0.4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879.84±348.67)mL、(1.31±0.27)mmol/L],ScVO2、氧合指数为(76.18±10.21)%、(224.03±47.05)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72.32±4.74)%、(195.65±31.8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为(14.28±2.49)d、(7.69±2.24)d,明显短于对照组[(23.91±2.62)d、(11.91±3.76)d],肺水肿发生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17.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PICCO技术联合重症超声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液体总入量,防止输液过多,减少肺水肿,还可改善心肺功能,促使其快速康复.
文献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连续心排血量监测;重症超声;氧合指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先萍;陈耿仟;李晨翠;林芳崇
作者机构: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海南 海口 570102;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海南 海口 5703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先萍;陈耿仟;李晨翠;林芳崇-.PICCO技术联合重症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15):1645-1648
A类:
B类:
PICCO,重症超声,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苏中,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海南医学院,不同液体,复苏方式,中心静脉压,CVP,体总,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氧合指数,ICU,机械通气时间,肺水肿,mmHg,输液,善心,心肺功能,快速康复
AB值:
0.1698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