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肠内营养标准化流程对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胃肠功能损伤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标准化流程管理应用于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舟山分院收治的103例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纳入观察组,将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8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肠内营养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标准化流程管理;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肠屏障功能、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预后转归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D-乳酸、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CD4+及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人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8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标准化流程管理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的肠屏障功能及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降低病死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文献关键词:
标准化;肠内营养;感染性休克;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免疫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翔;张佰豪;谢聪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舟山分院普外科,浙江舟山 31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翔;张佰豪;谢聪-.肠内营养标准化流程对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胃肠功能损伤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2(28):54-57,62
A类:
B类:
营养标准,标准化流程,感染性休克,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流程管理,管理应用,伤患,上海交通大学,学医,瑞金医院,舟山,分院,常规治疗,肠内营养管理,肠屏障功能,营养状况,预后转归,CD8+,总蛋白,前白蛋白,CD4+,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28d,病死率,善感,功能恢复,入住
AB值:
0.168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