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多层螺旋CT显示先天性中耳畸形患者面神经管鼓室段走行异常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MSCT显示先天性中耳畸形(CMEM)患者面神经管(FNC)鼓室段走行异常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CM EM患者(CM EM组,包括63例单侧及31例双侧受累,共125侧)及98例非CM EM患者(对照组,191侧)颞骨上缘至乳突下缘轴位CT图像,根据CT表现将CMEM分为3型.于MSCT多平面重建(MPR)冠状位前庭窗(OW)正中层面图像中测量FNC鼓室段与外骨半规管(LSC)下缘间距离(FNC-LSC)、FNC鼓室段与OW外缘(FNC-OW)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定位FNC鼓室段走行;比较FNC鼓室段走行在不同范围、类型CM EM患者中的差异.结果 CMEM组FNC-LSC距离大于、而FNC-OW距离小于对照组(P均<0.05).双侧CMEM患者FNC-LSC距离最大,单侧CMEM患者次之,对照组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CMEM患者FNC-OW距离最小,单侧CMEM患者次之,对照组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MEM组125侧中,CMEMⅠ型18侧,Ⅱ型45侧,Ⅲ型62侧;Ⅲ型FNC-LSC距离最大,Ⅱ型次之,Ⅰ型再次之,对照组最小;除Ⅰ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型FNC-OW距离最小,Ⅱ型次之,Ⅰ型再次之,对照组最大;Ⅲ型FNC-OW距离明显小于Ⅱ型、Ⅰ型及对照组(P均<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MEM常伴FNC鼓室段走行异常;根据冠状位MSCT MPR图像可准确判断FNC鼓室段移位及其程度,有利于术前风险评估.
文献关键词:
耳畸形;面神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作者姓名:
韩蕾;董季平;邬小平;马鸣岳;赵芸芸;孙鹏峰;刘红生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放射科,陕西 西安 710003
引用格式:
[1]韩蕾;董季平;邬小平;马鸣岳;赵芸芸;孙鹏峰;刘红生-.多层螺旋CT显示先天性中耳畸形患者面神经管鼓室段走行异常)[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11):1626-1630
A类:
CMEM
B类:
多层螺旋,先天性,中耳畸形,面神经管,鼓室,MSCT,FNC,受累,颞骨,上缘,乳突,下缘,轴位,多平面重建,MPR,前庭,OW,正中,中层,半规管,LSC,外缘,垂直距离,以定,义外,移位,术前风险评估,体层摄影术,线计算
AB值:
0.1920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