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UPLC-MS/MS的不同产地金观音红茶代谢组学分析
文献摘要:
为探究不同产地红茶代谢产物的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广泛靶向代谢组测定方法,对福建省福安市、尤溪县产红茶中的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在2个产地的红茶中鉴定出共936种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发现不同产地的红茶存在显著差异,并筛选出马来酸、对香豆酸、L-天冬酰胺、烟酸腺嘌呤二核苷酸和杨梅素-3-O-葡萄糖苷等96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尤溪红茶中有50种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含量高于福安红茶,其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生物碱、黄酮类和酚酸类等代谢物对于2个产地红茶的不同滋味品质形成可能具有重要贡献.代谢通路分析发现,苯丙氨酸代谢通路和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在代谢途径中发挥主要作用,苯丙酮酸、2-羟基苯乙酸、2-苯乙胺、N-乙酰-L-苯丙氨酸、2-苯乙醇、圣草酚、表儿茶素、杨梅素、没食子儿茶素、二氢槲皮素和绿原酸等可以作为鉴别不同产地红茶的参考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红茶产地鉴别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关键词:
红茶;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滋味;产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洁鑫;颜廷宇;邵淑贤;王鹏杰;叶乃兴;金珊;吴芹瑶;郑德勇;杨江帆
作者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洁鑫;颜廷宇;邵淑贤;王鹏杰;叶乃兴;金珊;吴芹瑶;郑德勇;杨江帆-.基于UPLC-MS/MS的不同产地金观音红茶代谢组学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22(15):162-168
A类:
B类:
UPLC,不同产地,金观音,代谢组学分析,代谢产物,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广泛靶向代谢组,测定方法,福安市,尤溪县,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出马,马来酸,对香豆酸,天冬酰胺,烟酸,腺嘌呤,杨梅素,糖苷,差异代谢物,尤溪红茶,种差,相对含量,衍生物,生物碱,黄酮类,酚酸类,滋味,品质形成,代谢通路分析,苯丙氨酸,酸代谢,类生物,生物合成通路,代谢途径,苯丙酮,丙酮酸,苯乙酸,苯乙胺,圣草酚,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二氢槲皮素,绿原酸,茶产地,产地鉴别
AB值:
0.3096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