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酶活性随雨旱季的变化
文献摘要:
土壤酶活性随雨旱季的变化特征对于深入理解人工林土壤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6月至2017年4月,采用原位土柱培养方法,研究了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转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随关键时期(雨季初期;雨季中期;雨季末期;旱季初期;旱季末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酶活性随关键时期的变化显著,总体表现为雨季高于旱季.土壤有机层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矿质土壤层酸性磷酸酶活性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土壤有机层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矿质土壤层.土壤有机层三种酶活性年际变化幅度及随关键时期的变化幅度均高于矿质土壤层.偏最小二乘分析(PLS)表明,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和底物含量对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大小强烈取决于土壤层次和酶的种类.可见,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层酶活性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更敏感,而且驱动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酶活性动态的主导因子也存在差异.
文献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季节动态;年际变化;马尾松人工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曹瑞;杨万勤;袁吉;李晗;谭波
作者机构:
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台州 318000;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成都 6111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曹瑞;杨万勤;袁吉;李晗;谭波-.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酶活性随雨旱季的变化)[J].生态学报,2022(19):8031-8040
A类:
B类:
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矿质,旱季,土壤酶活性,解人,物质循环,土柱,培养方法,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转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雨季,季初,季末,脲酶活性,年际变化,偏最小二乘分析,PLS,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底物,小强,土壤层次,环境因子,动土,主导因子,季节动态
AB值:
0.2048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