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辽东山区不同树种幼苗根际土微生物性质及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文献摘要:
辽东山区是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主要分布经干扰形成的次生林和人工林.与原始林相比,该区森林土壤有效氮、磷低.本研究比较了辽东山区主要树种幼苗的根际土微生物学性质及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以期为辽东山区树种优化提供依据.以该区6个主要树种幼苗(2年生):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色木槭(Acer mono)、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落叶松(Larix gmelinii)、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不同树种幼苗根际土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结果发现,不同树种幼苗根际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差异显著,表现为:水曲柳>落叶松、胡桃楸、色木槭>蒙古栎、红松,水曲柳幼苗根际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分别比其他树种高27.2%~482.9%、15.7%~333.1%;根际土酶活性因树种和酶类型而异,其中胡桃楸β-葡萄糖甘酶和落叶松N-乙酰-β-葡萄糖甘酶活性分别比其他树种高25.0%~72.4%、50.0%~200.0%.与不同树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不同,氮、磷添加主要影响蛋白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氮添加抑制了色木槭和红松幼苗根际土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而磷添加促进了不同树种根际土的蛋白酶活性.上述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树种,水曲柳幼苗根际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较高,有利于自身生长过程中的养分获取;此外,氮添加抑制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了有效磷供应;而磷添加促进了蛋白酶活性,提高了有效氮供应,说明氮、磷添加对有效养分供应的影响不同,氮添加限制了土壤有效磷的供应.
文献关键词:
幼苗;根际土;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氮磷添加
作者姓名:
张亚坤;杨凯;苗晨;徐爽;张金鑫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亚坤;杨凯;苗晨;徐爽;张金鑫-.辽东山区不同树种幼苗根际土微生物性质及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22(04):633-640
A类:
mandshuri
B类:
辽东山区,不同树种,根际土,生物性,氮磷添加,生态屏障区,次生林,人工林,原始林,林相,森林土壤,土壤有效氮,主要树种,微生物学,生物学性质,水曲柳,Fraxinus,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色木槭,Acer,mono,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落叶松,Larix,gmelinii,Pinus,koraiensis,盆栽试验,酶类,中胡,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酸性磷酸酶活性,氮添加,红松幼苗,蛋白酶活性,生长过程,分获,制酸性,磷供应,有效养分,土壤有效磷
AB值:
0.2459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