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城镇化对新疆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及其耦合关系
文献摘要:
推进绿色城镇化和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运用综合指标法和碳排放模型分别对2000-2018年新疆14个地(州、市)的城镇化水平和土地利用碳排放进行测度,并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的影响机理和耦合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新疆各地(州、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2018年乌鲁木齐市最高(83.43%),克州最低(18.15%),且城镇化的主导类型以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的发展顺序转变;(2)新疆土地利用碳效应由负转正,净碳排放量年均增速达7.86×106 t/a,变异系数以2004年为折点,呈倒"V"型变化趋势,2004年后各地(州、市)碳消耗的相对差异逐渐缩小.(3)经济、社会、土地是城镇化影响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的3个重要维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建成区面积是其中的极重要因素.(4)各地(州、市)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二者具有良好的共振性,且趋于同步发展,表明新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耗的负向作用日益凸出.最后为提高新疆碳排放效率,促进城镇化绿色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文献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碳排放;偏最小二乘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新疆
作者姓名:
张茹倩;李鹏辉;徐丽萍
作者机构: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石河子 832000;绿洲城镇与山盆系统生态兵团重点实验室,石河子 83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茹倩;李鹏辉;徐丽萍-.城镇化对新疆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及其耦合关系)[J].生态学报,2022(13):5226-5242
A类:
B类:
疆土,土地利用碳排放,耦合关系,绿色城镇化,低碳经济,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法,碳排放模型,放进,偏最小二乘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新型城镇化水平,乌鲁木齐市,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碳效应,转正,碳排放量,速达,折点,影响区,区域土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总额,建成区面积,耦合度,共振性,同步发展,城镇化发展,能源消耗,凸出,碳排放效率
AB值:
0.2833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