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皖江城市带双核地区ESV时空演变及人为驱动因素识别
文献摘要:
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与人类活动的时空演变关联对于探索承接产业转移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皖江城市带双核地区200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当量因子法计算ESV,通过贡献度、转移矩阵和空间统计方法进行ESV时空演变分析,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人类活动强度(HAI)与ESV的时空关联影响.结果表明:(1)ESV呈现持续下降的总体特征,时空变化显著,下降幅度不均匀,2000~2010年减幅小,2010~2020年减幅显著,集中分布快速发展城镇化区域.(2)ESV下降的根本原因是耕地转建设用地,ESV发生增长主要是由于耕地转水域(2000~2010年)和建设用地转耕地(2010~2020年).(3)因子探测HAIq值呈增加趋势,较好地解释了 ESV空间分异现象,且两者呈负相关关系,风险区探测搜索到ESV保持平衡的HAI异常范围.研究结果可为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生态系统调控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人类活动强度;地理探测;时空关联;皖江城市带双核地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姚志强;陈实;胡文海;张乐勤;吴琼;章勇
作者机构:
池州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安徽池州247000;池州学院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研究中心,安徽池州247000;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池州247000;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姚志强;陈实;胡文海;张乐勤;吴琼;章勇-.皖江城市带双核地区ESV时空演变及人为驱动因素识别)[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08):1776-1786
A类:
皖江城市带双核地区,HAIq
B类:
ESV,时空演变,驱动因素,因素识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承接产业转移,区域生态,土地利用数据,当量因子法,贡献度,转移矩阵,矩阵和,空间统计方法,演变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关联,关联影响,总体特征,时空变化,减幅,城镇化区域,建设用地,水域,空间分异,分异现象,风险区,保持平衡,全面绿色转型,绿色转型发展
AB值:
0.24210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