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种植方式对饲料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摘要: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饲料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3个品种的饲料油菜(双油1851、丰油10号和双油195)在3种不同种植方式(撒播及行距分别为20.0、33.3 cm的条播)下进行试验,测定苗期叶片数、茎粗、叶绿素指数以及各营养品质.结果显示:3种种植方式对饲料油菜地上部产量的贡献为20.0 cm条播>撒播>33.3 cm条播.在行距20.0 cm的条播下,3个品种在苗期和角果期均表现出较高的生物产量,其中双油1851两个时期的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达49 522.25、76 633.72 kg/hm2.双油1851在3个种植方式下的粗灰分(Ash)含量均显著高于丰油10号和双油195(P<0.05);在33.3 cm条播和撒播下的A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和种植方式(P<0.05).双油1851在3种种植方式下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低于丰油10号和双油195(P<0.05);丰油10号在20.0 cm的条播下的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种植方式(P<0.05);双油195在33.3 cm的条播下的EE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和种植方式(P<0.05).双油195在33.3 cm条播下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种植方式(P<0.05),在撒播条件下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种方式(P<0.05).研究表明,行距20.0 cm条播下,3个品种整体Ash、EE和粗蛋白含量均较高,其中双油1851角果初期在20.0 cm的条播下生物量最高达76 633.72 kg/hm2,营养品质较优.
文献关键词:
饲料油菜;叶绿素含量;叶片数;茎粗;品质指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蔡东芳;张书芬;王建平;何俊平;曹金华;赵磊;王东国;朱家成
作者机构: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东芳;张书芬;王建平;何俊平;曹金华;赵磊;王东国;朱家成-.不同种植方式对饲料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饲料研究,2022(17):102-105
A类:
B类:
不同种植方式,饲料油菜,油菜产量,产量和品质,撒播,行距,条播,定苗,苗期,叶片数,茎粗,叶绿素指数,营养品质,油菜地,地上部,播下,角果,生物产量,两个时期,hm2,粗灰分,Ash,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ADF,两种方式,粗蛋白含量,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品质指标
AB值:
0.2636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