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在数字医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背景: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和数字医学教育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将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模式应用于数字医学的临床实践教学当中将会是3D打印在快速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创新结合点,同时该新模式也将为应用医学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推动作用.目的:对比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与传统医学教学及3D打印医学教学的优势,同时详细阐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的临床实践教学案例.方法:对传统医学教学、3D打印医学教学方式进行调研,将其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在"教学、教育、数字医学"等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对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的组成建立、开展3D打印项目进行探讨研究,并总结于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该院3D打印接诊中心参与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学习培训的学习人次以及举办的国际会议次数,阐明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在数字医学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果 与结论:①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大课堂授课氛围枯燥,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全面掌握知识点;3D打印医学教育可提高医学教育中抽象内容的理解,但缺乏对3D打印以临床为导向的科研转化研究;而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可以培养医工交叉人才的转化思维,训练学生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帮助临床研究成果顺利落地.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面向患者顺利开展了个性化的矫形器的制作,具有多学科交叉、医工人才交互及系统培养等特点,率先进行了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应用于数字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探索,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③目前该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已培养和在读的博硕士人员42人、实习进修人员137人,已举办国际康复医学与工程大会10次,国际康复医学与康复工程前沿技术临床转化会议6次,对国内外3D打印数字医学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④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拥有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科研创新能力,更有利于转化医学、组织工程、康复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前沿学科的发展.
文献关键词:
3D打印门诊;医工结合;组织工程;数字医学教育;教学模式;临床实践教学;科研创新;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郑坤;许苑晶;于文强;任富超;邓迁;王金武;戴尅戎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 200011;潍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山东省潍坊市 261053;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 200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坤;许苑晶;于文强;任富超;邓迁;王金武;戴尅戎-.3D打印医工结合门诊在数字医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15):2317-2322
A类:
数字医学教育
B类:
医工结合,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应用,创新结合,结合点,出进,医学教学,上海交通大学,学医,第九人,教学案例,归纳分析,探讨研究,该院,接诊,学习培训,人次,国际会议,传统医学教育,医学教育模式,大课堂,课堂授课,枯燥,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点,高医,科研转化,转化研究,医工交叉,转化思维,训练学,科研成果转化,转化能力,利落,顺利开展,矫形器,多学科交叉,在读,士人,进修,举办国,康复医学,康复工程,前沿技术,临床转化,印数,门诊教学,临床需求,科研创新能力,转化医学,组织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AB值:
0.2244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