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硬岩地层地铁暗挖车站施工过程力学分析
文献摘要:
地铁暗挖车站因其埋深浅、开挖尺寸大,隧道围岩应力演化剧烈且复杂,塌方事故风险大,隧道支护设计面临极大挑战.为精细化模拟地铁暗挖车站分部开挖及初期支护全过程,以青岛地铁6号线海港路站为对象,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结合现场监测数据,研究硬岩地层暗挖大跨隧道施工过程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拱部上导洞开挖造成围岩强度储备显著降低,引起拱顶及地表沉降量占最终值的54%和56%,左、右导洞开挖对应的拱顶围岩应力变化较小,引起拱顶沉降分别占最终值的30%和13%,直墙部等后续施工影响更小,从总体过程来看上导洞开挖对隧道沉降控制最为关键.全部贯通后,拱顶围岩强度储备值高于其他部位,边墙围岩强度储备值接近极限状态,从隧道各部位围岩强度储备角度上看,边墙最为关键需支护.总体上,地铁暗挖车站虽跨度大、埋深浅,但由于硬岩地层围岩强度高而几乎没有产生塑性区,锚喷格栅初期支护即可使隧道达到较高的稳定状态.
文献关键词:
暗挖车站;硬岩;三维数值模拟;力学分析;强度储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柯;黄成;蒲万旭;李为腾;李永顺;李洋
作者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590;青岛市西海岸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青岛266000;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南京21004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柯;黄成;蒲万旭;李为腾;李永顺;李洋-.硬岩地层地铁暗挖车站施工过程力学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3):10188-10196
A类:
B类:
硬岩地层,地铁暗挖车站,车站施工,施工过程,埋深,深浅,隧道围岩,围岩应力,应力演化,塌方,事故风险,隧道支护,支护设计,精细化模拟,分部开挖,初期支护,海港,立三,三维数值模型,现场监测,大跨,隧道施工,力学特征,导洞,洞开,围岩强度,强度储备,起拱,地表沉降,沉降量,终值,应力变化,拱顶沉降,施工影响,看上,隧道沉降,沉降控制,边墙,极限状态,跨度大,强度高,塑性区,格栅,稳定状态,三维数值模拟
AB值:
0.314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