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跨不同倾角软弱层隧道围岩变形规律
文献摘要:
山区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建设中多会穿越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等软弱地层.此类软弱地层几何形态变化大,力学性能差,隧道开挖后的收敛变形往往难以控制,这也成为山岭隧道施工以及结构设计的难点所在.着眼于软弱地层倾角对隧道围岩开挖变形的影响规律,利用模型试验,对无支护条件下软弱层围岩的拱顶、拱腰进行研究,监测了软弱层倾角分别为45°、60°、90°、120°、135°时隧道开挖造成的收敛变形;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对比验证了模型试验的检测规律.结果表明:软弱层倾角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十分显著.随着软弱层倾角的增加,隧道拱顶、拱腰以及仰拱的围岩位移先减小后增大.不同软弱层倾角下,通过归一化处理发现,拱顶和拱腰位置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的围岩位移变化结果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且根据监测面的塑性区云图,剪切破坏的区域贯通,分布于隧道一周,其面积随着软弱层倾角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大.
文献关键词:
山岭隧道;软弱层;数值模拟;相似模型试验;变形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康海波;李俊晖;赵刚应;熊维林;万志强
作者机构: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路隧道分公司, 成都610200;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康海波;李俊晖;赵刚应;熊维林;万志强-.跨不同倾角软弱层隧道围岩变形规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19):8515-8522
A类:
B类:
不同倾角,软弱层,隧道围岩,围岩变形规律,山区隧道,地下工程,软弱夹层,破碎带,软弱地层,几何形态,形态变化,隧道开挖,收敛变形,山岭隧道,隧道施工,地层倾角,围岩开挖,开挖变形,支护,拱顶,数值模拟方法,对比验证,仰拱,围岩位移,先减,归一化处理,位移变化,塑性区,云图,剪切破坏,一周,相似模型试验,变形特征
AB值:
0.2845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