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CT和MR影像学特点(附6例报告)
文献摘要:
目的 总结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CT及MR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脾脏SANT患者的CT及MR影像资料.结果 6例均为单发,且边界清晰;4例呈圆形,2例呈卵圆形;2例出现假包膜,4例边缘呈浅分叶状,5例病灶局部外突,2例伴脾大.5例病灶CT平扫呈稍低密度影,3例密度较均匀,2例密度不均;2例病灶在CT上内见出血,其中1例病灶内另可见钙化及坏死区.1例病灶在MR平扫T2WI上呈等信号,其内可见星芒状纤维瘢痕;与反相位相比,病灶在同相位上显示局灶性信号减低;DWI呈等及低信号.在CT及MR增强图像上,6例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3例呈轮辐样强化,1例结节状强化;3例延迟期病灶内部可见无强化纤维瘢痕.结论 脾脏SANT主要为单发、实性肿块,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密度略低于脾实质,偶可见钙化、出血、坏死,T2WI及DWI上呈等及低信号,与反相位相比,病灶在同相位上局限性信号减低,病灶内可见纤维瘢痕,典型强化特点为向心性渐进性强化、结节样强化及轮辐样强化.
文献关键词:
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检查
作者姓名:
杨淑辉;李亚卓;钟燕;许贺;李天然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北京100048;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病理科;西门子数字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淑辉;李亚卓;钟燕;许贺;李天然-.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CT和MR影像学特点(附6例报告))[J].山东医药,2022(24):71-73
A类:
B类: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MR,影像学特点,SANT,影像资料,单发,呈圆形,卵圆形,假包膜,叶状,外突,脾大,平扫,稍低,见出,钙化,死区,T2WI,星芒状,纤维瘢痕,反相位,位相,同相,局灶性,减低,DWI,低信号,增强图像,渐进性,性向,向心性,轮辐,化纤,肿块,略低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检查
AB值:
0.2834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