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胶质瘤中CT联合MR动态扫描的诊断价值及其表观弥散系数的定量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核磁共振(MR)动态扫描的诊断价值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定量价值,以促进胶质瘤的有效早期诊断.方法:2017年4月到2021年3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颅内肿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CT联合MR动态扫描,记录ADC值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68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胶质瘤38例(胶质瘤组),非胶质瘤30例(非胶质瘤组).胶质瘤组的CT出血、水肿、跨中线、界限不清等特征与非胶质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多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非胶质瘤组多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的MR ADCmax、ADCmedian、ADCmin都低于非胶质瘤组(P<0.05).胶质瘤中CT联合MR动态扫描诊断为胶质瘤37例,非胶质瘤31例,CT联合MR动态扫描诊断胶质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7.4%(37/38)和100.0%(30/30).结论:CT联合MR动态扫描诊断胶质瘤具有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ADC值能有效反映病灶组织的病理特征,为临床上提供了 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胶质瘤影像检查方法.
文献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胶质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智强;刘存存;陈欢;马景旭;刘莹
作者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新疆乌鲁木齐83006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智强;刘存存;陈欢;马景旭;刘莹-.胶质瘤中CT联合MR动态扫描的诊断价值及其表观弥散系数的定量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16):3061-3064,3131
A类:
ADCmedian
B类:
胶质瘤,MR,动态扫描,诊断价值,表观弥散系数,定量研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本院,颅内肿瘤,肿瘤患者,病理诊断,跨中,中线,T1WI,低信号,T2WI,ADCmax,ADCmin,敏感性与特异性,病理特征,影像检查,检查方法
AB值:
0.18349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