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PET/CT表现、腰椎QCT、MRI同反相位信号比值鉴别骨质疏松、恶性骨折的效能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表现、腰椎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磁共振成像(MRI)同反相位信号比值与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关系及联合鉴别骨质疏松、恶性骨折的效能.方法 选取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OVCF组)及86例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恶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ET/CT表现、腰椎骨矿物质密度(BMD)、脂/水像、反相位/同相位信号比值,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鉴别骨质疏松、恶性骨折的效能.结果 两组软组织肿块影、病变椎体附件受累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CF组BMD、反相位/同相位信号比值低于恶性组,脂/水像信号比值高于恶性组(P<0.05);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软组织肿块影、病变椎体附件受累、BMD、脂/水像、反相位/同相位信号比值均与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关(P<0.05);单独诊断中病变椎体附件受累鉴别OVCF和恶性骨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其次是腰椎QCT BMD、反相位/同相位、脂/水像、软组织肿块影,而软组织肿块影联合反相位/同相位诊断的AUC为0.974,大于任一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 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影像学诊断中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常累及病变椎体附件,且可造成BMD、脂/水像及反相位/同相位信号比值异常,软组织肿块影联合反相位/同相位诊断可提高鉴别诊断效能,以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文献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磁共振成像;椎体压缩性骨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培举;杜开广;肖章
作者机构: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放射科 河南平顶山467000;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一科 河南平顶山4104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培举;杜开广;肖章-.PET/CT表现、腰椎QCT、MRI同反相位信号比值鉴别骨质疏松、恶性骨折的效能)[J].广东医学,2022(02):221-225
A类:
B类:
PET,QCT,反相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联合鉴别,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骨折患者,腰椎骨,骨矿物质密度,BMD,同相,相关影响因素,软组织,肿块,附件,受累,任一,标单,影像学诊断,鉴别诊断,诊断效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AB值:
0.1208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