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螺旋CT设备诊断霉菌性鼻窦炎的确诊率及影像学特征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病理标准分析螺旋CT设备对霉菌性鼻窦炎的确诊率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4月-2020年4月秦皇岛第二医院收治的44例霉菌性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均经病理诊断确诊,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诊断检查,观察内镜检查结果、螺旋CT诊断确诊率、敏感度、特异性,分析霉菌性鼻窦炎CT影像学特征.结果 螺旋CT诊断确诊率为95.45%,敏感度为90.90%,特异性为95.23%;其中单发病例36例,占85.71%,多发病例6例,占14.28%;主要累及病变部位为上颌窦(71.42%),其次依次为≥2个副鼻窦腔(19.04%)、后鼻孔(9.52%);霉菌性鼻窦炎CT影像主要表现为:窦腔内可见高密度、不均匀软组织块影,或黏膜明显增厚,伴密度不均的沙粒状、索条状或斑点状钙化病灶;窦壁骨质有硬化、吸收、破坏改变;病灶中可见多种变异,主要包括中、下鼻甲肥大、中鼻甲气化、鼻中隔偏曲、钩突肥大.结论 螺旋CT设备对霉菌性鼻窦炎诊断率、敏感度、特异性均为90%以上,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有效降低误诊或漏诊率,明确病变累及部位.同时CT影像学特点,可为霉菌性鼻窦炎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霉菌性鼻窦炎;病理标准;螺旋CT;确诊率;影像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勇;刘彬
作者机构: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放射科,天津300480;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北 秦皇岛0666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勇;刘彬-.螺旋CT设备诊断霉菌性鼻窦炎的确诊率及影像学特征)[J].医学信息,2022(17):135-137
A类:
霉菌性鼻窦炎
B类:
确诊率,影像学特征,病理标准,标准分析,回顾分析,秦皇岛,病理诊断,内镜检查,单发,多发病,病变部位,上颌窦,副鼻窦,鼻孔,软组织,增厚,沙粒,粒状,条状,斑点状,钙化,骨质,下鼻甲肥大,中鼻甲,鼻中隔偏曲,诊断率,诊断效能,误诊,漏诊率,影像学特点,鉴别诊断
AB值:
0.2092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