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Ag,O共掺实现p型氮化铝纳米管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文献摘要: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6,0)单壁氮化铝纳米管、Ag掺杂,以及Ag和O共掺纳米管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计算讨论了掺杂前后氮化铝纳米管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研究显示:本征氮化铝纳米管、Ag掺杂和Ag-O共掺氮化铝纳米管的带隙分别为2.49 eV、1.84 eV和1.80 eV.掺杂构型仍然保持半导体特性,Ag掺杂氮化铝纳米管的价带顶贯穿费米能级从而形成简并态,实现了氮化铝纳米管的p型掺杂,但Ag-4d态和N-2p态电子轨道间有强烈的杂化效应,Ag的单掺总体上是不稳定的.O掺入后,Ag与O之间的吸引作用克服了Ag原子之间的排斥作用,使Ag在氮化铝纳米管中的掺杂更加稳定;共掺纳米管体系的带隙相较于单掺纳米管体系更加窄化,导电性进一步增强.Ag和O共掺有望成为获得p型氮化铝纳米管的有效方法.
文献关键词:
氮化铝纳米管;半导体;共掺;p型掺杂;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熊明姚;张锐;文杜林;苏欣
作者机构:
伊犁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伊宁 835000;伊犁师范大学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伊宁 83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熊明姚;张锐;文杜林;苏欣-.Ag,O共掺实现p型氮化铝纳米管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22(03):471-476,492
A类:
氮化铝纳米管
B类:
Ag,共掺,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研究,平面波,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带隙,eV,价带,费米能级,简并,4d,2p,掺入,引作,导电性
AB值:
0.1496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