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纯铜表面Ta-W合金层的抗高温氧化及摩擦行为
文献摘要: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纯铜表面通过添加过渡层金属钽制备Ta-W合金层,通过在400℃下恒温氧化试验对比分析铜基体与Ta-W合金层的氧化性能,利用纳米压入和摩擦磨损试验评价Ta-W合金层的硬度和高温耐磨性能.结果表明,Ta-W合金层以胞状结构为主,均匀致密,厚度约为13μm,各层间元素含量呈梯度分布,界面结合良好,表面为单一的α-W相.在400℃恒温氧化50 h后,纯铜基体的氧化增重为13.9 mg/cm2,Ta-W合金层的氧化增重为4.6 mg/cm2,仅为纯铜基体的33.1%.Ta-W合金氧化试验后形成的氧化膜由W18 O49和WO3组成,连续致密、无缺陷,完整地覆盖住基体,有效阻碍了氧原子渗入基体,显著改善了纯铜基体的抗氧化性能.与纯铜基体相比,Ta-W合金层的表面纳米硬度从1.07 GPa提高到11.99 GPa,硬度显著提升;Ta-W合金层的平均摩擦系数变化不大,但摩擦系数的波动幅度显著降低,比磨损率由基体的13.77×10-4 mm3/(N·m)降至Ta-W合金层的7.24×10-4 mm3/(N·m),耐磨性得到提高,纯铜基体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粘着磨损、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的共同作用,而Ta-W合金层则表现出轻微的磨粒磨损.
文献关键词:
双辉等离子渗金属;Ta-W合金层;微观结构;高温氧化;耐磨性能
作者姓名:
吕绪明;江涛;张云汉;苑建志;杨凯;党博;张平则
作者机构: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天津 300180;粒子输运与富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8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 2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绪明;江涛;张云汉;苑建志;杨凯;党博;张平则-.纯铜表面Ta-W合金层的抗高温氧化及摩擦行为)[J].材料导报,2022(23):100-104
A类:
双辉等离子渗金属,O49
B类:
纯铜,Ta,合金层,抗高温氧化,摩擦行为,加过,过渡层,恒温氧化,试验对比分析,析铜,铜基体,摩擦磨损试验,试验评价,高温耐磨性能,胞状结构,元素含量,界面结合,氧化增重,重为,金氧化,氧化膜,W18,WO3,无缺,整地,覆盖住,氧原子,渗入,抗氧化性能,基体相,纳米硬度,GPa,摩擦系数,波动幅度,比磨损率,mm3,磨损机制,粘着磨损,氧化磨损,磨粒磨损
AB值:
0.2860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