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文科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交叉学科"课程立方体"设计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文献摘要:
[目的/意义]新文科建设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课程群的交叉融合与系统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课程群建设模式已难以满足这一需要.本研究旨在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一线本科教学实践,提出一种名为"课程立方体"的全新课程建设模式,以有效支撑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新型课程群建设.[方法/过程]首先深入剖析新文科背景下传统课程群无法支撑信息资源管理交叉学科课程建设的内在机理,其次针对所凝练的核心问题提出课程立方体构建的核心理念,然后基于此提出课程立方体的模式设计方法,进而通过教学实践范例阐述该模式实现方法与效果,最后构建课程立方体建设所需的支撑体系.[结果/结论]归纳了传统课程群"一维课程链"和"二维课程组"的两种建设模式,发现其中存在课程系统性和协同性欠佳的共性问题;明确了课程立方体作为新兴课程群基本组成单元的功能定位及其知识串联与能力复合双螺旋的教学目标;以层次结构设计、课程耦合方法、课程协同机制共同组成了课程立方体的模式设计方法,进而通过中国人民大学"一线三层四课"实践范例验证了该模式的实际可操作性和实现效果,最后提出了课程立方体的配套支撑体系.研究结果可为新文科背景下以信息资源管理为代表的交叉学科的新型课程群建设与落地实践提供科学参考和有力支撑.
文献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信息资源管理;交叉学科;新型课程群;课程立方体
作者姓名:
傅予;卢小宾;牛力;刘力超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1008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傅予;卢小宾;牛力;刘力超-.新文科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交叉学科"课程立方体"设计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2(11):76-86
A类:
课程立方体,新型课程群
B类:
新文科背景,信息资源管理,交叉学科,中国人民大学,新文科建设,管理学科,学科课程,交叉融合,系统协同,课程群建设,理学院,本科教学,新课程,课程建设模式,有效支撑,下传,内在机理,核心理念,模式设计,范例,实现方法,方法与效果,构建课程,支撑体系,课程链,课程组,协同性,共性问题,成单,知识串联,能力复合,双螺旋,层次结构,耦合方法,课程协同,协同机制,四课,落地实践
AB值:
0.2122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