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诚信原则修正功能的个案运用——以最高人民法院"华诚案"判决为分析对象
文献摘要:
"华诚案"中,最高人民法院在适用无效规则产生严重不妥当的个案后果时,以诚信原则修正无效规则并认定合同有效.以立法目的为边界区分目的性限缩与法律修正,"华诚案"中的方法论工具是诚信原则的修正功能.一方当事人以自己违法为由主张合同无效,滥用了无效法律制度,构成制度滥用.结合案情尤其是该案中的"特殊情形"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已经基本履行完毕并且工程验收合格,权衡的结论是,实现原则的重要性超过了支持适用规则的实质理由与形式理由之和,应当依据诚信原则修正规则.诚信原则修正功能的思维过程可整理为:严格适用规则会产生严重不妥当的后果;查明规则的立法目的,并证明本案无法在立法目的范围内妥当处理;引入新的权衡要素即诚信原则;权衡;修正规则,产生但书.
文献关键词: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制度滥用;诚信原则;权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于飞
作者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飞-.诚信原则修正功能的个案运用——以最高人民法院"华诚案"判决为分析对象)[J].法学研究,2022(02):53-70
A类:
制度滥用
B类:
诚信原则,正功能,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不妥,妥当,同有,立法目的,目的性限缩,当事人,合同无效,效法,法律制度,案情,该案,特殊情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完毕,工程验收,适用规则,实质理由,正规,思维过程,查明,本案,但书
AB值:
0.2890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