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人口流动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文献摘要:
当前,"流"空间视角的城市网络结构研究方兴未艾,而城市内部急需寻找到稳定的网络结构分析框架与形成机制模型.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通勤和休闲两类有向人流网络,以南京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心性与控制力、社区划分、改进重力模型等方法,解析南京内部的人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对空间尺度的分解可以有效识别全域-局域两个层次的空间结构.南京江南主城的"单极化"发展态势明显,主要表现为江南主城是通勤流与休闲流的密集流入地,且集中了各类型引力中心,兼具地方服务和区域服务功能.②改进重力模型对全域人口流动强度的拟合效果较好,人口数量和空间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口流动,职住比和人均POI数量分别是通勤流、休闲流的方向调节器.重力模型低估了浦口区、高淳区等政策重点倾斜地区的人流集散能力.
文献关键词:
通勤流;休闲流;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南京
作者姓名:
甄峰;李哲睿;谢智敏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210093;江苏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18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甄峰;李哲睿;谢智敏-.基于人口流动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地理研究,2022(06):1525-1539
A类:
休闲流
B类:
市内,内部空间,空间结构特征,空间视角,城市网络,结构研究,方兴未艾,机制模型,人流,流网,中心性,控制力,社区划分,改进重力模型,网络结构特征,空间尺度,局域,主城,单极,通勤流,集流,流入地,区域服务,人口流动强度,拟合效果,人口数量,空间距离,POI,调节器,低估,浦口区,高淳区,政策重点,倾斜地,集散
AB值:
0.3734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