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应用血浆微生物游离DNA测序预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流感染病原体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血浆微生物游离DNA(mcfDNA)额外扩增和非额外扩增测序,预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血流感染(BSI)病原体。方法:前瞻性采集2021年3—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978例HSCT患者移植前预处理期至移植后4个月间的7 428份临床剩余血样,分离血浆并冷冻保存。依据血培养结果和是否留有BSI发病前样本等,最终共纳入28例血培养阳性(39份BSI发病前1~8天的血浆)和9例血培养阴性(9份血浆)的HSCT患者。39份血浆样本进行mcfDNA额外扩增和非额外扩增测序;9份血浆样本进行额外扩增测序。以血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测序结果与血培养结果的一致性。使用Student t检验和Wilcoxon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未经额外核酸扩增的测序分析显示,仅有7份样本的测序结果与血培养结果一致,总病原检出率为17.95%(7/39),发病前3天内和4~8天内的检出率分别为23.81%(5/21)和2/18。主要检出的病原类型为革兰阴性菌(5/7)。而经额外扩增测序的总病原检出率为59.26%(16/27),且BSI发病前3天内的检出率为8/13。与未经额外扩增测序相比,额外扩增测序结果中革兰阳性菌的检出增加(13/16),检测到额外微生物的数量显著增加( t=3.440, P=0.001)。此外,血培养阴性患者9份血浆样本的额外扩增测序结果显示,6份样本均未检出病原体,3份样本仅检出HSCT患者常见的细环病毒。 结论:HSCT患者BSI发病前血浆mcfDNA额外扩增测序的病原体检出率优于非额外扩增测序,且在前3天内的检出率更高,具有预测BSI病原体的潜能。
文献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流感染;病原体;预测;微生物游离DNA测序
作者姓名:
殷冠坤;韩秉宜;陈宏斌;马帅;王辉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44
引用格式:
[1]殷冠坤;韩秉宜;陈宏斌;马帅;王辉-.应用血浆微生物游离DNA测序预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流感染病原体)[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12):1267-1274
A类:
mcfDNA
B类:
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流感染,感染病,病原体,HSCT,BSI,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移植前,血样,冷冻保存,留有,血培养阴性,金标准,Student,Wilcoxon,统计学分析,核酸扩增,测序分析,天内,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未检
AB值:
0.151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