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多种新型受体模型的PM2.5来源解析对比
文献摘要:
为了解多种新型受体模型的适用性,利用正定矩阵分解/多元线性引擎2-物种比值(PM F/ME2-SR)、偏目标转换-正定矩阵分解(PTT-PMF)、正定矩阵分解(PMF)和化学质量平衡(CMB)这4种受体模型对我国北方典型城市细颗粒物(PM2.5)数据进行同步解析并互相验证.结果 发现,燃煤源(25% ~26%)、扬尘源(19%~21%)、二次硝酸盐(17%~19%)、二次硫酸盐(16%)、机动车源(13%~15%)、生物质燃烧源(4%~7%)和钢铁源(1%~2%)这7种主要污染源对研究地区PM2.5有贡献.通过比较不同模型获得的源成分谱和源贡献以及计算各源的差异系数(CD)和平均绝对误差(AAE),发现4种模型的解析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平均CD值在0.6 ~0.7之间),但不同模型对各污染源中组分的识别存在差异.相比于传统PMF模型,PMF/ME2-SR模型由于纳入一次源类的特征比值,能够更好地区分源谱特征较为相似的源类,如扬尘源的CD和AAE分别比PMF模型低15%和54%;PTT-PMF模型以实测一次源谱和虚拟二次源谱为约束目标,计算的二次硫酸盐的CD和AAE分别为0.25和17%,比PMF低55%和23%,获得了更"纯净"的二次源类并识别了其他模型未识别的钢铁源,对源类的精细化解析更具优势.
文献关键词:
PM2.5;来源解析;正定矩阵分解/多元线性引擎2-物种比值模型(PMF/ME2-SR);偏目标转换-正定矩阵分解模型(PTT-PM F);新型受体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振宇;李永斌;郭凌;宋志强;许艳玲;王丰;梁维青;史国良;冯银厂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50;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天津300074;晋中市生态环境局,晋中030600;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区域空气质量模拟与管控研究中心,北京 10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振宇;李永斌;郭凌;宋志强;许艳玲;王丰;梁维青;史国良;冯银厂-.基于多种新型受体模型的PM2.5来源解析对比)[J].环境科学,2022(02):608-618
A类:
新型受体模型
B类:
PM2,来源解析,正定矩阵,矩阵分解,ME2,SR,PTT,PMF,化学质量平衡,CMB,典型城市,细颗粒物,行同,燃煤,扬尘,尘源,硝酸盐,硫酸盐,机动车,生物质燃烧,钢铁,铁源,污染源,源成分谱,差异系数,CD,平均绝对误差,AAE,别存,特征比值,源谱,谱特征,纯净,分解模型
AB值:
0.2654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