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侧基可脱除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通过在吡咯并吡咯二酮(DPP)中引入热可脱去的叔丁氧羰基(Boc)基团,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给-受体共轭聚合物P1.聚合物P1的溶解性研究表明,其在常见的有机溶剂(如四氢呋喃、甲苯、氯仿等)中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进行溶液加工.热失重及红外光谱研究表明,P1可在适当的温度下退火实现Boc基团的脱除,形成不可溶聚合物P2.聚合物P1薄膜的最大吸收波长为829 nm,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级与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能级分别为-5.25和-3.62 eV,将其作为活性层制备的光电探测器最大归一化探测率为8.20×1011 Jones.聚合物P2薄膜的最大吸收波长为771 nm,HOMO能级与LUMO能级分别为-5.30和-3.54eV,将其作为空穴传输层制备的光电探测器暗电流密度为3.84×10-9A/cm2,最大归一化探测率为3.96×1012 Jones.研究结果为共轭聚合物分子的结构设计与光电探测器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献关键词:
叔丁氧羰基(Boc);共轭聚合物;溶解性;热退火;光电探测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苗莘;闫显文;王鑫;乔文强;王植源
作者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系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116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苗莘;闫显文;王鑫;乔文强;王植源-.侧基可脱除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J].高分子学报,2022(11):1341-1348
A类:
54eV
B类:
脱除,共轭聚合物,光电探测器,吡咯并吡咯二酮,DPP,脱去,羰基,Boc,基团,P1,溶解性,有机溶剂,四氢呋喃,甲苯,氯仿,热失重,P2,分子轨道,HOMO,能级,LUMO,活性层,探测率,Jones,空穴传输层,暗电流密度,9A,热退火
AB值:
0.2719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