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CuSCN/Cs3Bi2I6Br3纳米薄膜的p?i?n型光电探测器
文献摘要:
卤化铅钙钛矿具有高光吸收系数、长载流子扩散长度和高荧光量子效率等优异光电特性,成为当下光电探测器(PDs)研究领域的热点.但卤化铅钙钛矿的高生物毒性和低环境稳定性制约了该类器件的发展和应用,因此寻找低毒稳定的材料尤为重要.到目前为止,Sn、Ge、Sb、Bi等材料都已得到研究,其中铋基钙钛矿因其稳定、无毒和宽带隙等特性成为候选材料之一.影响PDs性能的因素很多,其中抑制暗电流是提升器件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溶液旋涂无机化合物CuSCN取代传统PEDOT:PSS作为空穴传输层(HTL),制备了结构为ITO/CuSCN/Cs3Bi2I6Br3/ZnO/Ag的p?i?n型光电探测器.CuSCN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能级为-1.5 eV,与ITO电子注入势垒高达3.3 eV,远高于PEDOT:PSS与ITO的电子注入势垒(1.8 eV),反向偏压下工作更能有效阻挡电子从ITO电极的注入,因此降低了探测器的暗电流.器件在自供电条件425 nm单色光照射下光电流达6.87×10-6 A,暗电流低至3.52×10-11 A,开关比超过105,相比于基于PEDOT:PSS空穴传输层的探测器提升了2个数量级.此外,该探测器的上升和下降时间都小于0.12 s,均优于基于PEDOT:PSS空穴传输层的探测器,这可归因于CuSCN比PEDOT:PSS具有更高的载流子传输迁移率.结果表明,ITO/CuSCN/Cs3Bi2I6Br3/ZnO/Ag结构的光电探测器具有自供电、高开关比、稳定、无毒等优点,为实现商业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策略.
文献关键词:
无铅钙钛矿;光电探测器;空穴传输层;暗电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解国奥;王亚琦;李根;曾敏;黄浩;邓鹤鸣;胡永明;顾豪爽;李岳彬
作者机构:
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湖北省铁电压电材料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2;湖北大学 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解国奥;王亚琦;李根;曾敏;黄浩;邓鹤鸣;胡永明;顾豪爽;李岳彬-.基于CuSCN/Cs3Bi2I6Br3纳米薄膜的p?i?n型光电探测器)[J].发光学报,2022(08):1256-1265
A类:
Cs3Bi2I6Br3,铋基钙钛矿
B类:
CuSCN,纳米薄膜,光电探测器,卤化,化铅,光吸收系数,载流子,高荧光量子效率,光电特性,下光,PDs,生物毒性,环境稳定性,低毒,目前为止,Sn,Ge,Sb,已得,无毒,宽带,带隙,选材,暗电流,提升器,器件性能,溶液旋涂,无机化合物,PEDOT,PSS,空穴传输层,HTL,ITO,ZnO,Ag,分子轨道,LUMO,能级,eV,电子注入,注入势垒,偏压,阻挡,自供电,单色光,射下,光电流,开关比,数量级,下降时间,归因于,迁移率,可行策略,无铅钙钛矿
AB值:
0.2805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