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Tubridge治疗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初步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采用Tubridge FD治疗且随访时间≥6个月的19例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9例患者共19个动脉瘤,其中颈内动脉颈段4个、岩骨段3个、破裂孔段2个、海绵窦段4个、床突上段1个、眼段2个、交通段3个。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时的神经功能;术后即刻及随访时采用O′Kelly-Marotta (OKM)分级评估动脉瘤的栓塞程度。结果:19个动脉瘤共置入22枚Tubridge FD,其中3个动脉瘤置入2枚Tubridge FD。置入成功率为100%。所有Tubridge FD均贴壁良好,载瘤动脉通畅,术中未发生缺血或出血等不良事件。19个动脉瘤的即刻OKM分级:A级9个、B级3个、C级1个、D级6个。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无不良事件发生,出院时mRS均为0分。其中18例患者接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 M( Q1, Q3)]为24.0(14.3,41.0)个月,mRS均为0分。14例患者(14个动脉瘤)接受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 M( Q1, Q3)]为8.0(6.0,10.8)个月,OKM分级:C级4个、D级10个。 结论:Tubridge FD治疗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成功率高,即刻疗效满意,中期随访动脉瘤永久闭塞率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文献关键词:
动脉瘤,夹层;颈内动脉;血管内操作;治疗结果;血流导向装置
作者姓名:
尚成浩;唐海双;曾张伟;路智文;许奕;刘建民;李强
作者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上海 200433
引用格式:
[1]尚成浩;唐海双;曾张伟;路智文;许奕;刘建民;李强-.Tubridge治疗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初步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2(08):789-793
A类:
Tubridge,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
B类:
血流导向装置,FD,海军军医,军医大学,脑血管病,随访时间,颈段,裂孔,海绵窦,上段,眼段,Rankin,mRS,围手术期,神经功能,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栓塞程度,置入,贴壁,通畅,不良事件,临床随访,Q1,Q3,技术成功率,成功率高,即刻疗效,中期随访,闭塞,长期疗效,疗效及安全性,有待于,血管内操作,治疗结果
AB值:
0.2197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