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微钛板内固定椎管重建技术在儿童椎管内先天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初步观察微钛板内固定椎管重建技术在儿童椎管内先天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在肿瘤切除术中采用微钛板内固定椎管重建技术治疗的46例椎管内先天性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于出院后第1、3、6及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第2年开始每年复查1次。复查时行脊柱螺旋CT三维重建及MRI检查。采用改良McCormick分级标准评估临床症状。采用White-Panjabi影像学评分标准评估脊柱稳定性,以评分≥5分为脊柱失稳。分别测量手术前、后的颈、胸、腰椎各手术节段椎管的横径和前后径,并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以评估是否造成椎管狭窄。结果:46例患儿术中游离椎板节段数为(4.0±1.1)个(2~7个),手术椎管共184个节段,包括61个颈椎节段、91个胸椎节段以及32个腰椎节段,手术时长为(102.4±15.2)min(60~130 min)。术后均无感染、脑脊液漏、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46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24.7±5.3)个月(12~36个月)。术后1年改良McCormick分级Ⅰ级30例,Ⅱ级12例,Ⅲ级3例,Ⅳ级1例,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9)。末次随访时无一例出现脊柱失稳。184个手术节段的术后椎管横径和前后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椎管内先天性肿瘤切除术中采用微钛板内固定椎管重建技术的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少,术后脊柱稳定性好。
文献关键词:
椎板切除术;儿童;治疗结果;椎板成形术;椎管内肿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涛;裴航;吕强;齐林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郑州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涛;裴航;吕强;齐林-.微钛板内固定椎管重建技术在儿童椎管内先天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2(05):482-486
A类:
椎管重建,Panjabi
B类:
钛板,板内固定,重建技术,先天性,肿瘤切除术,郑州大学,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出院后,门诊随访,复查,时行,三维重建,McCormick,分级标准,标准评估,White,影像学评分,评分标准,脊柱稳定性,脊柱失稳,手术前,腰椎,节段,横径,前后径,椎管狭窄,颈椎,胸椎,手术时长,无感,脑脊液漏,脊髓,神经根损伤,随访时间,一例,症状改善,椎板切除术,治疗结果,椎板成形术,椎管内肿瘤
AB值:
0.2387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