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中国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解析——人口与经济集疏视角
文献摘要:
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是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人类社会空间组织结构有机耦合的复杂结构.文章通过对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与作用机理的理论探索,从人口经济集疏的视角,对维持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有序化演变的主体功能区划—张图进行了系统解析,从国家、大区域和省级等不同层级分别测度了地域功能空间梯度结构、地域功能点—轴结构、地域功能核心—边缘结构的演变特征,并从人口经济的空间集聚与均衡过程、功能区近远程耦合和相互作用、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响应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解析.研究发现:中西部与东部之间、靠近轴线与远离轴线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不同功能区之间较大的经济差距和社会福利差距总体呈缩小态势,促使人口进一步从中西部向东部、远离轴线向靠近轴线区域、边缘区域向核心区域、农业和生态地区向城市化区域进一步集聚,人口的集聚程度要高于经济集聚程度,人口与经济呈现均衡的趋势;区域经济以及社会福利的差距导致的人口经济的空间集聚与均衡过程,是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在流域、湾区等生态系统整体性大背景下,不同区域之间生态功能服务过程以及人类需求多样化下社会系统中商品、贸易、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促使区域间产生更加复杂多元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近远程耦合效应,是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由以往促进产业分工合作与经济系统空间组织向兼顾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地域功能完整性拓展的区域一体化区域政策,以及注重政策分类落地与精准化的差异化区域政策与政府调控是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有序演变的重要保障.
文献关键词:
地域功能;空间结构;主体功能区;演变过程;空间集聚;空间均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亚飞;陈佩佩;陈东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北京 100049;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国北京 10003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亚飞;陈佩佩;陈东-.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中国地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解析——人口与经济集疏视角)[J].经济地理,2022(07):11-21
A类:
近远程耦合
B类:
主体功能区划,地域功能,功能空间,结构演变,人口与经济,自然生态,生态系统结构,社会空间,空间组织,复杂结构,理论探索,人口经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有序化,大区域,空间梯度,梯度结构,边缘结构,演变特征,空间集聚,均衡过程,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响应,点解,轴线,核心区域,边缘区域,不同功能区,经济差距,社会福利,福利差距,向东,集聚程度,经济集聚,系统整体性,生态功能,服务过程,人类需求,社会系统,中商,生产要素流动,区域间,相互作用机制,耦合效应,产业分工,分工合作,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完整性,区域一体化,区域政策,政策分类,政府调控,空间均衡
AB值:
0.307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