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走向
文献摘要:
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史是一部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思想的进展史.古代时期产生了以适应和利用地理条件发展经济活动的思想;近代时期经济地理学作为学术领域出现;现代时期Ⅰ重视自然条件的利用,从国家需求角度研究生产布局与地理条件的关系;现代时期Ⅱ从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角度切入人地关系,构建"点—轴系统"理论等空间结构理论,根据区域差异扩大趋势提出调控思想;现代时期Ⅲ结合主体功能区研究人地关系,注重产业集聚、都市经济区、农区衰退及振兴等问题.中国经济地理思想演化可以梳理出3支脉络:①史志脉络通过历史文献对经济区位和地方差异的描述,逐步探究经济活动与地理条件的关系;海量的地方志,以实例支持人地关系思想.②从游记考察到现代考察和观测分析,为经济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事实发现手段.③国外引进脉络与多元思想本土化,带来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维逻辑.后两支脉络逐渐融入前一脉络,以突出中国特色之趋势.经济地理思想史研究可对当前经济地理学发展提供3点启迪:①加强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条件规律探索;②鼓励问题导向的批判性思维;③弥补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弱项,如与整体论对应的还原论,与归纳法对应的演绎法.
文献关键词:
经济地理;思想史;中国;人地关系;地理思想
作者姓名:
李小建
作者机构: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封47500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郑州45004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小建-.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走向)[J].地理学报,2022(08):1873-1891
A类:
B类:
地理思想,历史演变,发展走向,经济活动,地理环境,环境关系,代时,地理条件,发展经济,经济地理学,自然条件,国家需求,需求角度,生产布局,国土整治,国土规划,人地关系,轴系,结构理论,区域差异,出调,主体功能区,产业集聚,农区,支脉,史志,历史文献,经济区位,地方志,从游,游记,代考,地理研究,科学事实,事实发现,思维逻辑,两支,思想史研究,地理学发展,规律探索,批判性思维,弱项,整体论,还原论,归纳法,演绎法
AB值:
0.401772
相似文献
宠物现象的经济地理学思考:多元议题与创新方向
孙佼佼;吕兴洋;黎耀奇;文彤;徐菲菲;蒋依依;高洁;王金伟;雷婷;孙洁;尹铎;崔庆明-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中国上海 200433;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中国江苏苏州 215009;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四川成都 611130;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国广东珠海 519082;暨南大学 管理学院,中国广东广州 510632;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中国江苏 南京 211189;东南大学生态旅游与区域发展研究所,中国江苏 南京 2111189;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中国北京 100084;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中国北京 10002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北京 100101;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中国广东广州 510006;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广东广州 510006;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中国广东广州 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中国广东广州 51000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