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转型研究
文献摘要:
农村居民点作为乡村地域功能的空间反映,其内部用地功能结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剧烈变动,"转型"正成为当前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发展的主要特征.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切入点,在阐明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转型内涵的基础上,依据"过程-类型-机制-优化"的研究思路系统剖析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转型规律,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转型研究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相结合.研究认为,基于农村居民点内部典型地类间组合关系的演变过程,其转型可划分为外向非农化、内生乡村化和空心衰败化三种类型.城镇化、乡村工业化和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改变城乡间人口、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着居民点转型的方向和结果;同时,合理、有序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也可为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提供空间基础.未来应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导向,从类型转换、效率提升和制度保障等角度优化居民点用地结构转型,以期在理论上创新和完善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与优化的研究范式,实践上为村庄规划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文献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转型;类型;互馈机制;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雯秋;朱道林;姜广辉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19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雯秋;朱道林;姜广辉-.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转型研究)[J].地理研究,2022(10):2615-2630
A类:
用地结构转型
B类:
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研究,乡村地域,地域功能,用地功能,功能结构,中国农村,战略需求,转型规律,地类,外向,非农化,乡村化,心衰,衰败,三种类型,乡村工业化,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乡间,要素流动,资源配置效率,空间基础,类型转换,角度优化,用地转型,研究范式,村庄规划,科技支撑,互馈机制
AB值:
0.2177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