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正戊烷氧化过程中温度和CO浓度吸收光谱测量
文献摘要:
本文利用激波管和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同步测量了反射激波后正戊烷富燃料氧化过程中温度和CO浓度演化过程.测量结果同Bugler等机理和Wang等机理的预测结果对比,表明:两个机理的预测结果仅在特定温度条件下和测量数据吻合较好;对于当量比为2.0的混合气,在燃烬状态下,机理预测的温度、CO浓度和测量数据吻合较好.敏感性分析表明:对于当量比为10.0的混合气,H+O2 = O+OH是促进CO生成的主要基元反应,C2H3(+M)= C2H2+H(+M)抑制CO生成;在正戊烷裂解初始阶段,正戊烷分解反应和脱氢反应,明显影响CO生成.CO生成路径分析表明:当量比为10.0和5.0时,CO生成过程类似,HCO+M = H+CO+M是最主要路径;当量比为2.0时,HCCO作为反应物的反应亦是CO生成的主要路径,而CO+OH = CO2+H是CO消耗的最主要路径.
文献关键词:
正戊烷;激波管;吸收光谱;温度;CO
作者姓名:
何东;丁艳军;郑道;彭志敏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东;丁艳军;郑道;彭志敏-.正戊烷氧化过程中温度和CO浓度吸收光谱测量)[J].工程热物理学报,2022(08):2033-2042
A类:
Bugler,C2H3,C2H2+H,HCO+M,H+CO+M,CO+OH,CO2+H
B类:
正戊烷,氧化过程,光谱测量,激波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同步测量,反射激波,Wang,预测结果对比,特定温度,温度条件,测量数据,当量比,混合气,H+O2,基元反应,初始阶段,分解反应,脱氢反应,生成路径,生成过程,主要路径,HCCO,反应物
AB值:
0.2667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