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历史建筑地下空间拓展工程
文献摘要:
北京某历史建筑,在不改变建筑外观与紧邻景观条件下,采用新建内嵌式地下结构方案,实现既有地下室大跨度结构改造、增加层高与外部拓展.为进行大跨度结构改造,采用托换结构与新建地下结构合二为一的永久性托换结构,实现既有建筑内部承重结构的整体托换,避免了采用临时性托换在其拆除时引起的既有结构二次变形.为增加地下室层高,将永久性托换结构荷载及其承担的结构荷载向两侧传递到地基基础侧向托换结构的托换桩上,拆除既有地下室内部承重构件后,顺序进行土体开挖、地基基础侧向托换结构水平构件施工、永久托换结构下部新建地下结构施工.地基基础侧向托换结构在保持既有地基应力和变形状态、控制土体开挖引起既有建筑沉降的同时,对永久托换结构荷载起到中间传递功能.本文从地下空间拓展建筑与结构方案、荷载托换与传递体系、托换结构设计、结构稳定性、沉降控制、沉降监测等方面对工程情况进行了介绍.本工程采用的新建内嵌式地下结构方案及荷载托换技术具有普遍应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既有建筑地下空间拓展工程.
文献关键词: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地下空间拓展;内嵌式地下结构;永久性结构托换;地基基础侧向托换
作者姓名:
李湛;李钦锐;李兆明
作者机构:
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基基础研究所,北京100013;北京市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13;北京房地中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3
引用格式:
[1]李湛;李钦锐;李兆明-.历史建筑地下空间拓展工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2(03):714-723
A类:
地下空间拓展,内嵌式地下结构,地基基础侧向托换,永久性结构托换
B类:
历史建筑,建筑外观,紧邻,结构方案,大跨度结构,结构改造,托换结构,建地,合二为一,临时性,拆除,既有结构,二次变形,地下室层高,托换桩,承重构件,土体开挖,结构水,地下结构施工,变形状态,建筑沉降,载起,荷载托换,传递体,结构稳定性,沉降控制,沉降监测,既有建筑加固改造
AB值:
0.1947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